有条微博曾一度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和讨论。微博的内容是:一个学习书法的11岁的男孩把自己临摹的王羲之《兰亭序》发到网上。因为临的逼真,不少网友看后,纷纷给予小男孩鼓励和夸奖。与此同时不同的声音也出现了,有些专家就认为小男孩临的过于死板教条,不会变通。完全抄古人字帖,没有一点自己的东西在里面,这种作品更像复印机。
针对两种声音,咱们暂时不去“站队”,先说说临帖。
临帖特指中国书法的学习方法,就名人字帖临摹的学习书法方式。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。学习东西一般都是从模仿开始,书法里的临帖也是一种模仿,用古代的经典的书法作品当范本,去模仿和学习,如果能够写像,最起码说明你可以看懂这幅作品,并且能把这幅作品在技法层面表现出来。可见,临帖这一学习书法的行为是无可厚非的。
那么临帖应该像好还是不像好呢?
初学书法临帖一定要像!临帖就是学古人的功夫,第一个阶段一定要像,越像越好!只有写像了,才能领悟到古人的笔法、墨法、结字与章法技巧。孙过庭说:“察之者尚精,拟之者贵似”,写像证明了你的观察能力和用笔能力。初学书法,临帖要写像,从古至今已经形成一种共识。
当写得与原帖很像了以后,那就把师傅的功夫学到了。此时可以进入第二个阶段:写得不像。就是说功夫还是那些功夫,但是形体一定要脱离原帖,树立新的面目。按董其昌的话就是:似与不似之间。
董其昌,凡学书法的人都有所了解,他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。其书法有“颜骨赵姿”的美誉。他对于临帖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心得。
一为实临,笔法,章法,结构都尽量接近原帖;二为意临,临摹中渗入自己的意趣;三为背临,不看原帖,凭印象去临;四位参合,临帖中加入其他贴的意趣。这种相互融合,就已经开始表现出临帖上的创造力;五为溯源,就是追溯原帖笔法的源头,并以此来临帖;六为变通,就是改变原帖写法,包括笔法,结构,章法,书体,样式等方面,从而临出另一种书体,另一种面目。
所以说,学习书法临帖是必不可少的阶段。而临帖也要经过两个过程,第一个过程要越像越好,尽量把古人的笔头功夫学到手;第二个过程要越不像越好,要树立自家面貌,不要为古人所盖!
上一篇:书法专业如何艺考的